7月5日起,海南中小学校开启“暑假模式”。当天,省教育厅向全省中小学校家长发布相关提示,倡议合理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理性看待校外培训。如确有参加校外学习的需求,家长应尊重孩子兴趣,适度选择体育、科技、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
根据“双减”政策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类培训,家长应警惕各种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我省的培训机构主要是线下培训,尚无经批准设立的线上培训。若参加省外培训机构线上培训,建议事先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咨询确认机构资质。
那么,家长在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时,应注意核查哪些方面?省教育厅有关人士表示,机构资质有“三查”,即查证照、查师资、查平台。
第一,查询机构是否具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比对培训内容、方式、场所等是否与证照注明的一致;
第二,查询机构是否在公示栏公示通过审核的教师资格证明;
第三,查询是否可以通过全国校外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或由教育部推出的“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购课。
针对校外培训缴费,省教育厅提醒广大家长,一次性缴费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总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遇到超额预先收费的,应坚决拒绝并向当地监管部门及时举报;切勿以现金缴费,或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卡转账等方式,将费用转入培训机构监管账户以外的账户,谨防资金风险。家长可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购课缴费,该程序会自动与培训机构签订统一规范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后续还可以进行选课、缴费、消课、退费等操作,合法权益有监管保障。
校外培训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学生和家长应查看培训场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查看消防通道、设施是否完备,环境是否整洁卫生。家长务必对孩子开展交通安全、防水防电、防溺水、防欺凌等安全教育,提高孩子自我防护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此外,为确保孩子人身安全,建议家长尽可能亲自往返护送孩子参加培训,切勿让未成年孩子独自出行。培训时间不能全程陪护的家长,应与培训机构签订孩子安全监护责任书。同时,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培训,关注孩子情绪变化。
来源:海南日报
相关文章:
暑期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未成年人?要这样筑牢反诈“防火墙”07-05
明天起,买药记得“扫一扫”!06-30
及时语|高校录取通知书写错校名 承载学子大学梦的“通行证”不该有半点差错06-23
悲剧!游乐场小火车夺走 2 岁女童生命06-22
清华辟谣给新生发50万奖金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