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街道创新打造立体化治理架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9:44:00    

“诉讼成本远超预期,调解才是最优解。”日前,在丹徒区宜城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现场,调解律师通过核算诉讼费、执行风险等“经济账”,推动商铺租户与物业公司达成和解协议。据统计,该中心成立以来,110接处警平台推送的91件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就地化解,群众满意背后藏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幸福密码”。

2023年11月挂牌成立的宜城街道矛调中心,创新打造“1个中心+1个分中心+15个工作站”的立体化治理架构。街道级中心设立综合受理、法律咨询、人民调解、信访接待4个专业服务窗口,与城区派出所分中心实现警调无缝对接,15个社区工作站依托“宜之家”党群服务站前移服务触角,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矛盾化解网络,化身“家门口”的一站式“解忧站”。

平台整合网格巡查、综治平台、12345热线等5大数据来源,建立“首问负责-分类流转-依法办理-闭环管理”全流程机制。针对物业、家事、消费等高频纠纷类型,积极打造“红色物业”“老兵调解”“家事调解”等特色调解工作室,吸纳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22人、培养金牌调解员2名,形成“专业调解+志愿调解”双轨并行的服务体系,实现精准化解。

对于涉及多部门多条口或需协同处理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由街道矛调中心牵头,召集司法、公安、信访等部门专业调解员并联合属地村、社区调委会主任,整合多方调处力量,共同商议制订调处化解方案。

今年3月,110平台转接的家庭纠纷案件引发关注。“孩子数学成绩不是特别理想,他抄起衣架就要打!”一对“85后”夫妻因教育理念冲突、财产管理分歧,导致家庭关系濒临破裂。宜城街道矛调中心启动“1+3+N”联调机制:1名首席调解员牵头,司法所、妇联、公益律师三方协同,联动社区网格员开展入户调解。通过“背对背”情绪疏导、“面对面”法律释明,最终避免了家庭破裂。

在某打火机厂排水纠纷中,宜城街道矛调中心展现跨部门协同能力,联合环保部门和执法大队赴现场查看发现工厂的排水为雨水,排除污染。矛调中心联合司法所邀请公益律师一起前往现场,聆听双方诉求,通过现场勘察、损失评估、多轮磋商,针对附近村民利益受损这一情况,拟定补偿协议,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既维护了群众利益,又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调解不是终点,而是基层治理的新起点。宜城街道将持续推动“一站式”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闭环,用法、用理、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服务不缺位、风险不升级、矛盾不上交”,绘就基层治理新风景。(镇江日报)

相关文章:

宜城街道创新打造立体化治理架构04-30

事关售后服务无理由退货 一图看懂新规04-30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开放04-29

寿光这一处!正式启用!04-27

谢霆锋两个儿子现身演唱会,网友:跟他爸爸一模一样!04-27

湖南首批问界M8车主交付仪式举行 开启智能出行新篇章04-26

秦都区吴家堡街道开展“加强体重管理•预防慢性疾病”为主题的健康知识讲座04-24

欧美同学会西北海创中心正式启动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