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头巷尾、夜市摊、地铁口,卖“提拉米苏”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大多推着一个小车,标配泡沫保温箱子,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各种口味的“提拉米苏蛋糕”。蛋糕本体似乎也做到了全国统一,有青提、草莓、蓝莓、抹茶、生巧等口味。
但最近,摆摊提拉米苏也陷入了食品安全争议。安徽亳州市蒙城县多位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反映,自己购买了当地一家网红流动摊贩出售的提拉米苏后,出现身体不适症状,此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从网传消费者提供的截图显示,涉事商家在群中致歉,表示在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做调查,并建议5月20日当天购买或食用提拉米苏的消费者尽快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目前,该商家的社交媒体账号已设置为私密状态。

5月26日,紫牛新闻记者拨打了当地12315热线电话,接线人员称:“是有很多群众反映这个事情,以官方的回复内容为准。”当被问及涉事商家是否具备卫生许可证等经营资质时,接线人员称会记录反映问题,办理结果也会通过短信发送至手机。
近年来,提拉米苏因“制作简单、利润高”成为摆摊热门单品。社交平台上大量博主兜售“三天速成提拉米苏摆摊教程”,宣称“无需技术,解冻即卖”。甚至还有预制提拉米苏、批发提拉米苏出现,让摆摊变得更加“简单”。
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南京市建邺区一家甜品店店长,叶先生表示提拉米苏甜品属于生冷奶油类制品,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产生腐败现象,尤其是这种黄梅天气(高温、高湿、不透风)细菌增长速度很快。
关于提拉米苏的制作过程以及食用注意事项,叶先生告诉记者:“第一,提拉米苏在制作过程要严格遵循冷食类生产制作标准,在低温、干净、消毒的操作空间,选用干净、新鲜的食材制作,尤其是制作过程中用到的鸡蛋和奶油。第二,在销售环节中更不要放松警惕,冷食奶制品存放销售要注意三要素:洁净冷藏环境储存,2℃—5℃干净冷藏设备中保存;保持打包工具及器皿清洁,减少二次污染;尽量压缩从生产到消费者口中的停留时间,时间越短对于已经制作出来的产品来说相对安全,毕竟细菌增长是一个线性活动,细菌增长速度和数量随着时间增长呈现指数级增加,对于生冷奶油制品类我们门店建议客人购买后半小时内食毕。第三,要加强外卖过程中产品安全管理力度,比如客户购买冷食类产品没有及时用餐,或储存不当,间接导致产品受损,所以我们也建议消费者购买生冷奶制品后第一时间用餐,或者需要外带服务的,建议增加外带过程的冷却措施来尽可能保护生冷食品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不良影响。第四,天气炎热,冷饮虽好吃,但建议客户还是要浅尝辄止,切勿贪多。”
叶先生还表示关于食品销售尤其是冷食类销售首先要考虑证件齐全,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缺一不可。记者了解到,根据相关法规,从事食品销售活动,必须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其中食品经营许可证还对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设备设施、人员健康管理等作出详细规定。然而,网红提拉米苏摆摊因门槛低、流动性强,多数摊主未办理相关证照,处于无证经营状态。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相关文章:
街头提拉米苏“翻车”,多人食用后身体不适就医?网红甜品摊食品安全引关注05-27
山东省日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示(2025年第4期)05-26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倡导简约消费,拒绝天价粽子!投诉戳→05-22
空气炸锅里的纸,真的劝你别乱买!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