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楚天热事)在6月27日举行的2025荆州味道品牌大会暨第四届“荆州味道就是抖味”短视频挑战赛启动仪上,60家品牌供应链企业签约,入驻“荆州味道”全渠道商城,主办方从金融、渠道、平台、销售、供应链五个方面助力荆州农产品“出圈”“出海”。这是近年来,荆州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发展工作,全面支持“荆州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的一个缩影。
从鲜香的鱼糕、肥美的小龙虾,到清甜的莲藕、热辣的公安牛肉,“荆州味道”不仅让农产品身价倍增,更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新的活力。它的逆袭之路,藏着一套精妙的“组合拳”,值得细细品味。
农业生产种得好重要,卖得好更关键。荆州没有让农户各自为战,而是创新采用“区域公用品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分散的小农经济整合起来,形成强大合力。以前,荆州的葡萄只能论斤售卖,价格低廉,还常常面临滞销风险。如今,贴上“荆州味道”的标签后,葡萄摇身一变,论串出售,价格直接翻了两番。
这种转变的核心在于“五个统一”策略: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物流。严格的标准化管理成效显著,产品合格率从65%大幅提升至92%,农户亩均增收超2000元。品牌化让普通“土货”变成市场抢手的“尖货”,农户自然愿意跟着干,共享品牌带来的红利。
许多地方打造农产品品牌,往往只注重营销,而荆州却在全产业链上发力,从种植养殖到加工研发,再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精心布局。以监利小龙虾为例,这里是全国小龙虾产量第一县,但荆州并未止步于简单的“养虾卖虾”。他们将虾壳加工成甲壳素,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领域;虾仁采用液氮速冻保鲜技术,售卖到全国各地;虾头则变废为宝,制作成调味料。一只小龙虾被“吃干榨净”,附加值提升了整整5倍。洪湖莲藕也同样如此,除了售卖鲜藕,还开发出藕带、莲子汁、荷叶茶等产品,围绕藕塘开展旅游项目,实现了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让农业的收益渠道更加多元,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困境。
“荆州味道”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仅是农产品品牌,更成功晋升为城市IP。在文旅融合方面,荆州在古城墙下举办光影美食秀,在方特乐园打造“楚味美食街”,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尽情享受美食、拍照打卡。在事件营销上,荆州连续5年举办美食文化节,借“荆州马拉松”等活动提升知名度,还将荆州鱼糕、小龙虾等特色美食推向央视舞台,走进一线城市商圈。在短视频传播领域,荆州更是成绩斐然。抖音挑战赛总曝光量超7亿次,“荆州味道”抖音号粉丝突破百万,吸引众多年轻人主动传播分享。
一系列举措下,荆州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5%,在2025年成功登顶“中小城市美食旅游榜”,形成了“因美食而来,品文化而留”的良性循环。
农业升级,不仅要种得出优质产品,更要卖得巧妙。“荆州味道”的成功,靠的不是简单的砸钱营销,而是一套政府引导、科技赋能、市场运作与文化加持相结合的组合拳。恭喜荆州以“味道”破局,为众多“藏在深闺”的土特产,找到一条财富之路。
编辑: 袁超伟
相关文章:
荆江评论:荆州,靠“味道”逆袭出圈07-01
长治漳泽农商银行:“惠农贷”为养殖户“贷”来新希望06-13
茈碧湖边种番茄 发展保护两不误06-12
NEXY.CO总经理义洁萍:用“空间叙事”重构零售生态,打造都市女性的“智美”精神栖息地06-11
胡昌升在金昌市调研06-11
新加坡媒体:地方美食,中国迷人的软实力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