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突发!朝鲜平壤“断网”

2025-06-07 11:59:00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6月7日上午,朝鲜首都平壤的网络一度中断。据悉,是技术原因导致中断。目前网络依然不时中断,技术调试仍在持续。据CCTV国际时讯,预计当日内可恢复。来源丨央视新闻、CCTV国际时讯排版丨陈翩翩编辑丨程凌宇审校丨杨颖监制丨王云霞

陈万涛一行到临沂市妇幼保健院交流指导

2025-03-31 11:13:00

鲁网3月31日讯3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肿瘤数字诊疗技术中心主任、临沂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陈万涛一行3人到临沂市妇幼保健院交流指导,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王桂荣,启阳院区副院长、科教部主任李华锋等陪同。病理科、乳甲科、妇科、内科、口腔科、医学遗传科等科室的负责人及业务骨干

脑机接口、超声机器人亮相第七届健博会,AI+大健康提速

2025-04-08 17:32:00

AI技术正推动大健康产业从“单一治疗”向“全域健康”跨越,从“规模扩张”向“精准高效”升级。4月8日,第七届世界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在武汉开幕,600多位医疗健康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技术专家齐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大健康产业变革与创新实践。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表示,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报告称

全国首张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在津诞生

2025-05-12 09:19:00

日前,我市35名数字人才获得全国首批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其中南开大学2024届本科生李欣获得编号为041200********2412000001的“001号证书”。我市成为全国首个颁发智能制造、区块链、数字化管理师、人工智能4个数字技术职业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省市,在加快推进数字人

这项技术为何被禁止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2025-07-10 12:34:0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通知》,明确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为何禁止?后续是否还会允许其临床应用?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名专家。仍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通知》强调,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该

央广财评丨耐心筑就长坡厚雪 中国智造行稳致远

2025-04-02 16:44:00

从机器人亮相春晚舞台扭秧歌让人忍俊不禁,到机器人组队踢足球、连续后空翻等“技能”更新……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带给我们一波又一波惊喜,也在资本市场上掀起投资热潮。然而,随之而来的炒作机器人概念、蹭热点等乱象也对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应理性地认识到,任何技术的成熟都需要时间积累,人形机器人也不例外。

预见·科技丨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落幕:场景实验一小步,产业发展的一大步

2025-04-21 09:09:00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欧阳宏宇21公里,20台选手,从75厘米的矮个子到180公分的标准身高……4月19日,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与北京亦庄开跑。经过2小时40分42秒后,“天工Ultra”夺得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松延动力小顽童队”和“行者二号队”分获亚军、季军。除此之外,耍帅

腾讯算法大赛启动 冠军团队独享现金200万元

2025-06-16 13:19:00

6月16日,腾讯官方宣布正式启动新一届算法大赛,本次竞赛聚焦“全模态序列生成式推荐”技术方向,设立百万元现金奖池,冠军团队将获得200万元奖金,前十强选手可直接获得腾讯核心业务部门录用机会。大赛报名截止时间为7月31日23时59分59秒,面向全球高校学生开放。据了解,本次大赛由腾讯广告业务部门出题,

减少80%以上的黄曲霉毒素 新科技让花生大豆更安全高产

2025-03-31 15:42:00

昨天(3月31日),中关村论坛发布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其中唯一的农业类科技成果是和我们熟悉的花生、大豆相关。花生、大豆是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重要作物,但却容易被一种叫“黄曲霉毒素”的有害物质污染,“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强的真菌毒素,污染控制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在中关村论坛上发

“强制刷脸”受到规范 人脸信息安全保护有了新办法

2025-04-10 18:34:00

小区门禁必须“刷脸”才能解锁,移动支付平台不知何时开通了“扫脸即付”,人脸信息在不法平台上“0.5元一张”……人脸识别技术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一些现象也引发了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代表,各部门从立法、执法等多方面不断加强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治理。3月,国家网信办、公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