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游”到“中国购”,“退税加速”撬动入境购物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6:24:00    

5月1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海关验核点前,办理退税手续的外国旅客。视觉中国供图

最近,“China Travel(中国游)”再一次成为全球焦点,热度持续走高。国家移民管理局5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其中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3.1%;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3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2.7%。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开始出现这样的词条:外国游客带着空箱子“扫货”、掀起反向“中国代购潮”。据了解,2024年,我国10个试点地区“即买即退”办理退税规模同比增长22倍,是全国离境退税规模同比增速的18倍。伴随试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今年4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将“即买即退”服务措施推广至全国。一个月内,政策再度加码:4月26日,商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进一步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

退税门槛降低,旅客可申请的现金退税最高限额翻了一番,退税流程正在持续简化,退税区覆盖持续扩大,这项被外媒评价为“更为慷慨”的退税政策正在持续释放涟漪效应。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资产处副处长、商学院教师应涛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即买即退”政策的全国推广与优化升级,充分彰显了我国深化对外开放、激活消费市场、稳定经济增长的战略定力与发展信心。

退税政策全面升级,助力“中国购”热度提升

当前,离境退税政策的持续优化正在进一步提升“中国购”的国际吸引力。

针对退税购物选择不多、商店少等问题,《通知》提出,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应涛指出,这一调整是本次政策修订中具突破性的举措之一。

政策发布后,各地“即买即退”商店已迅速响应,在零售终端落实政策调整。以北京SKP商场为例,某化妆品专柜柜员张女士告诉记者,4月30日,商场已对所有一线销售人员下发明确任务——即日起,尤其“五一”假期期间,需主动向外国游客推介“离境退税门槛降至200元”的新政策,以引导小额消费。

“降低退税物品金额,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覆盖面,使得更多的小额商品享受退税优惠,尤其是单价较低的特产和纪念品。”应涛强调,这项改变有利于提升政策的普惠性,进而提升境外游客的消费体验和消费意愿。

此外,《通知》还指出,将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大幅上调至2万元。记者在走访北京SKP商场时注意到,最新印制的《北京离境退税指南》手册已全面更新政策内容,并集中摆放在一层顾客服务中心,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指引游客了解流程。

截至目前,在配套服务方面,各地也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四川成都部分商场引入AI智能翻译设备,优化外语服务体验;浙江则依托数字化能力,打造“即买即退+便捷支付”场景,游客可直接通过支付宝收取退税款,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该功能的省份。

记者发现,除大型商场外,“即买即退”政策的试点商户范围正在持续扩大,最新公布的离境退税商户名单显示,越来越多承载“中国元素”的特色店铺正被逐步纳入政策覆盖范围。在供给端的调整方面,《通知》也指出,将进一步放宽退税商店的备案条件和层级。应涛认为,这对中国品牌的发展有极大的助推作用,不仅能够促进国货销售,还将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外籍游客的购物清单正在被这些中国品牌和中国“智”造产品重塑。

拥有25年旅游行业经验的上海建发万达国际旅行社日韩部经理陈靖表示,近年来海外游客在华购物需求呈现显著变化——从传统的土特产转向更具科技含量的中国“智”造产品。“过去外国游客偏爱中国土特产等特色商品,如今大疆、小米和华为等科技品牌更受欢迎。即便是来自电子产品强国日本的摄影爱好者,也会专程来华采购这类中国品牌产品。”

陈靖观察到,中国产品的创新速度与高性价比正形成独特吸引力。他认为,“即买即退”政策正有效激活消费潜力。

应涛表示,从短期来看,这次的政策升级瞄准了以往的退税“痛点”,直接提升了境外旅客的消费意愿;从长远看,则将推动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助力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

从240小时过境免签到“即买即退”,政策协同激发消费活力

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中国游”正吸引着境外游客纷至沓来。今年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达921.5万人次,同比增长40.2%。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与入境游免签政策形成协同效应,让中国成为全球“购物旅游”的新热土。

“即买即退”政策相较传统离境退税“境内购物-口岸离境-退税”的关键突破在于前置退税环节,境外旅客在完成购物时可即时获取退税款。应涛指出,这一退税模式简化了退税流程,表现出明显的速度优势,有助于游客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

来自俄罗斯的视频博主兰妮通过小红书分享的成都“即买即退”体验视频引发关注。她在视频中表示,购物后就能立即退税,无需在机场排队、填写表格,也不用与海关人员“尴尬”对视。在商场的集中退税点,仅用15分钟,她就成功领取了2000元现金退税款,并用“比四川火锅烫嘴还快”形容退税的速度。

应涛指出,该机制能够有效缓解游客的资金周转压力,激发消费意愿,从而形成“购物-退税-再消费”的良性循环。

来自英国的游客托比告诉记者,这项政策激励他想要在中国买一些更昂贵的商品,“这样就相当于打了折”。

随着政策叠加效应的国际声量逐步升高,退税便利化也正转化为国际旅游竞争力。“这一开创性举措来得正是时候。”美国专业旅行杂志《旅游与旅行世界》分析称,免签入境政策与即时退税相结合,正将旅游业转化为国内消费的强大驱动力。

作为入境旅游的“关键窗口期”,“五一”假期迎来消费高峰。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的升级借势“五一”,将假期流量与政策红利叠加,有效转化为强劲的消费动能。

有关数据显示,“五一”入境游订单同比增加173%。“五一”假期前3天,北京口岸入境外国人中享受免签和240小时临时入境许可便利政策的达1.6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数量的60.1%。入境游客通过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0%。

《旅游与旅行世界》在报道中称,由于旅游消费已成为主要的增长杠杆,航空公司、酒店经营者、零售商和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中国。文章认为,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创新的中心。

效能持续释放,退税政策期待进一步下沉

当前,“即买即退”政策正处于全国推广的首个实施月,仍处于市场潜力释放的初期阶段,政策效能还在持续释放。在对政策未来发展的研判上,应涛特别强调了“可预期性”这一关键词。但在实现“丝滑一键退税”的便捷体验之前,仍需持续优化流程,重点攻克若干关键堵点和操作难点。

从覆盖范围来看,目前支持即时退税的商户网络仍显不足,特别是在特色小商品的销售领域存在明显空白。以首都北京为例,目前仅有16家“即买即退”试点商店,其中超过三分之一集中在朝阳区,主要分布于CBD、三里屯等核心商圈。

此外,应涛认为,政策实施初期,对中西部旅游城市和一线城市而言,政策效应会产生一定差异化影响。在他看来,政策的普及和下沉仍需时间,现阶段一线城市将率先受益,其示范效应会逐步带动二三线城市的知名度和消费增长。

在实操层面,复杂的办理流程成为制约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陈靖基于一线旅游服务经验指出,当前离境退税存在一定认知壁垒与操作障碍,其中信用卡“预授权”机制成为部分外国游客的共同痛点。“因为我们以前接触过的预授权,只是在酒店办理入住的时候会使用到,但是大部分的外国游客还是比较抗拒的,他们不理解‘预授权’的概念。”

在谈及关于政策优化的期望时,托比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期望整个退税流程可以减少对信用卡的依赖。

对此,应涛解释称,“即买即退”政策中信用卡的预授权设计,是为了解决倒卖免税商品问题,通过“承诺-判断-兑现”的流程来确保退税款“落袋为安”。他特别提到了日本无预付金、超过一定金额即免税,可能存在倒卖免税商品牟利的问题。

目前,由于“即买即退”政策涉及信用担保机制,陈靖也计划将其纳入旅行社相关培训当中,以尽可能向外国游客阐释其含义及安全性。

针对该问题,应涛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宣传,提升境外游客对退税优惠政策的获得感。此外,应涛认为离境退税“后续还有可发展和可提升的空间”。在流程优化层面,他建议采取多措并举的“组合式”方案。例如,推广部分地区使用的智能终端加移动支付即时到账的方式,减少人工审核环节,实现退税24小时到账。同时,在海关验核中,引入AI识别技术或允许游客使用App上传购物凭证进而提升验核效率,改善游客体验。

同时,他希望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扩容购物场景。例如覆盖中转旅客群体,源源不断地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入境旅游消费,推动“中国购”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樊星 记者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5月08日 07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比亚迪海狮07EV护航赵心童夺冠,全球销冠品牌再添星光05-08

多国驻华使节与中外记者共聚长江之畔 “第一次来武汉,就被两江四岸的灯光秀所震撼”05-08

北京今明天有明显降水过程 并伴雷电 阵风可达6级左右05-08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退税加速”撬动入境购物潮05-08

城镇化率达67%,是个啥概念?05-08

50场演出辐射武汉三镇 五一假期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引发观演热潮05-08

首席论势|温彬: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 增量政策工具仍可期05-08

全球媒体聚焦丨“大洋两岸都感到担忧”美媒聚焦关税对经济的连锁影响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