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部分村庄名称由来典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4:12:00    

#江苏#​#淮安头条#​#涟水#​#涟水县#​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红窑镇

1. 十堡村

得名于明清时期黄河、淮河堤防的军事建制。因王营镇至涟水方向每隔二里设一“堡”(军事据点),此地为第十个堡,故称“十堡”(当地方言读“pù”)。其发展得益于盐河航运和现代建材产业聚集。

2. 夏楼村

原名“金鸡坨”,源于明代传说:徐氏家族迁居此地时,因发现金鸡带来五谷丰登,遂以“金鸡坨”命名。后因谐音演变为“夏楼”,近年通过生态农庄项目振兴乡村经济。

3. 颜下庄村

因村内颜姓家族聚居得名,依托生态农业和云锦产业成为文旅融合示范村。


二、朱码街道

1. 桂生村

为纪念烈士李桂生而命名,曾获“淮安市卫生村”称号,村内保留烈士事迹纪念设施。

2. 朱码居委会

原名“朱码头”,因朱姓家族在盐河摆渡形成渡口得名。后因行政区划调整成为街道核心区域。

3. 军民居委会

得名于涟水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坐落于此,体现军民共建特色。


三、陈师街道

1. 陈师庵村

元代称“清风镇”,明代陈姓木匠重建宏通庵,俗称“陈师傅庵”,后以庵名为村名。

2. 双河村

因境内刘泓河、西张河两条主要河流交汇得名,曾为双河公社驻地。

3. 蒋庵村

源于蒋姓家族聚居并建有庵堂,1960年并入陈师公社,保留历史地名。


四、高沟镇

1. 扁担村(原洪佛村)

因唐代始建的洪佛寺得名,寺名源自佛教传说,曾为宋元明清重要宗教中心。1924年划归涟水县,现以六塘河酿酒文化闻名。

2. 苗圩村

因明代苗姓家族筑圩定居得名,洪佛寺前门旧址位于此,保留拴马桩等历史遗存。

3. 杨口社区

原为洪佛寺后门所在地,杨姓家族聚居形成村落,后发展为社区。


五、成集镇

1. 成集村

因清代成姓家族在此设立集市得名,为成集镇行政中心。

2. 嵇庄村

以嵇姓家族聚居命名,村内保留明清古宅建筑群。

3. 五港村

因五条河流交汇形成港口得名,历史上为漕运节点。


六、黄营镇

1. 黄营村

明代黄姓将领在此屯兵扎营,形成村落,故称“黄营”。

2. 朱梨园村

因明代朱姓家族种植梨园得名,现以果蔬种植为主要产业。

3. 大金圩村

清代筑圩防洪,金姓家族聚居,分大、小金圩两村。


七、其他乡镇

1. 梁岔镇

梁岔村:因梁姓家族在河流岔口定居得名。

石湖村:因境内石质湖床得名,保留古代采石场遗址。

2. 岔庙镇

岔庙村:因明代寺庙建于道路岔口得名,现存古庙碑刻。

东胡集村:胡姓家族聚居形成集市,分东、西两集。


名称来源分类

1. 地理特征:如“十堡”(河防据点)、“双河”(河流交汇)。

2. 姓氏与家族:如“朱码”(朱姓渡口)、“陈师庵”(陈姓木匠)。

3. 历史事件与人物:如“桂生村”(烈士纪念)、“黄营”(屯兵历史)。

4. 传说与宗教:如“金鸡坨”(金鸡传说)、“洪佛村”(佛教寺院)。

相关文章: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部分村庄名称由来典故05-25

宏创控股635亿元“蛇吞象”重组:山东前首富家族全力运作,股价却差点跌停05-23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最新提示!还有……05-21

广西藤县自闭症男童祭祖时走失,官方通报04-07

外滩新风貌入市,篆刻当代豪宅新传记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