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特区新闻广场
想贪小便宜领袋米,没想到却搭进去一万多元!这是市民陈女士近期的遭遇。她为何会损失一万多元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前几天,市民陈女士在某社交平台上刷到一款糙米,仅11.8元就可以购买2500克,陈女士觉得划算就下单了。可收到货后,陈女士发现包裹里只有一小袋米,连标注重量的一半都不到,正想找商家理论时,她发现包裹里夹着一张“扫码补送米”的卡片,于是陈女士扫码添加了对方。对方声称自己是客服,下载指定软件后不仅可以加速收到米,完成相应任务还可以领取佣金。看到有利可图,陈女士就按对方说的做了。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一中队中队长 洪恒亮:陈女士就按对方的要求关注了一些公众号、抖音号,浏览了一些视频,发现没过多久自己的账户就多了15元的佣金,陈女士就觉得店家在补送货的同时还能向自己提供赚钱的途径,觉得这个店家是挺靠谱的。
随后,对方向陈女士提出了充值返利的新任务,佣金更高,由于前期建立了信任,陈女士按要求向对方指定账户转了一笔钱,可刚转完,对方就声称操作失误,需要再转一笔才能解冻,解冻后两笔钱一起返还,着急拿回钱款的陈女士就这样给对方前后转了一万多元,直到对方再次要求转款时,陈女士才意识到,这可能是诈骗,但这时候她已经联系不上对方了。警方表示,这其实就是常见的“兼职刷单”类骗术,骗子一开始都是以小利获取受害人信任,而后一步步诱使她持续转账。这次的骗术,“新”在骗子用真实网店引流,发布低价商品吸引受害者下单。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一中队中队长 洪恒亮:在这个商品当中又附带了一个所谓的补偿卡,卡上的二维码就是后续行骗的关键,这个二维码是让骗子与受害者进行勾连的途径。受害者一旦扫描了二维码,就会进入到与骗子的对话框当中,有可能就会为了挽回自己的损失,按照骗子的要求进行后续的一些下载APP,甚至屏幕共享等等的操作。
警方提醒,消费者在看到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时需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扫描不明二维码,以免造成自己的财产损失。
相关文章:
一市民扫码领米 却搭进去一万多元09-14
费翔不婚不育:我的婚姻之门老早就关了,结婚是不太可能了09-07
微视频|从“瑜老板”到“清音会主理人”,王珮瑜说自己是戏曲队伍中的一个小兵08-25
挤痘留疤可能是挤错了08-25
专访《浪浪山小妖怪》导演:一个理想主义者,想写那些不被看见的无名妖怪08-14
激光、巨幕、CINITY……各类影厅怎么选,一图讲明白08-11
泰柬发生交火,中方表态!07-24
世界冠军郭焱道歉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