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力就是新质生产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08:13:00    

白木

秋冬才有的红菜薹,“三伏天”端上了长沙人的饭桌,全靠科技赋能。人们乐见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借助科技之手挣脱季节束缚,突破地域限制,既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充盈了农民的“钱袋子”。

给红菜薹“逆天改命”有多难?湖南农科院育种团队攻坚近十年。面对红菜薹在高温下启动的“自毁模式”,科学家们勇闯基因迷宫,成功从异种导入耐热基因,培育出抗热新品种。当科技深度融入传统农业,“不可能”终成盘中佳肴。

耐热红菜薹的诞生,更是跨区域协作的成果。湖南研发的智慧种子,在宁夏中卫的凉爽沃土中找到理想家园。高效的冷链物流网络跨越30小时,将这份盛夏的鲜甜,从黄河之滨直抵湘江之畔。区域优势互补构建的高效链条,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让市民餐桌四季常鲜。

如今,大棚温室、太空育种、杂交技术等不断拓展着农业生产的时空维度。反季节蔬菜早已褪去“物以稀为贵”的光环,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把夏日里的红菜薹,正是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明证。

期待科技解锁更多农产品的基因潜力,让瓜果蔬菜跨越寒暑,让田间地头四季丰收。

相关文章:

新“食”力就是新质生产力07-16

陈文清出席中非合作论坛-法治论坛(2025)开幕式并在湖南调研07-12

中国移动视联网亮相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07-10

郁南水果产业为什么好,这些“轻骑兵”功不可没07-03

河北超额完成8801万亩耕地保护任务06-26

观点 | “响应式公交”折射出公共服务理念之变06-25

粤夜粤经济:沉浸式数字夜游成大市场|活力中国调研行06-24

迅游科技董事长所持402万股将被法拍!两大股东高比例质押危机何解?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