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南海博物馆:听“深蓝宝藏”诉古今
2025-04-06 22:11:00
新华社海口4月6日电题:南海博物馆:听“深蓝宝藏”诉古今新华社记者赵叶苹、夏天一束光“照亮”海底,泥沙难掩其瑰丽色彩。100米、470米、1000米……直到指针指向1500米,炫彩斑斓的“深蓝宝藏”从黑暗中浮现——一艘船堆满了超10万件造型多样、纹饰精美的瓷器,一艘船堆满了百年未腐的原木。这是中国(
花呗联手六省博物馆,上新八款国宝好运皮肤
2025-04-07 14:50:00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7日讯 4月7日,来自山东博物馆的国宝镶宝石金带饰登上花呗皮肤。这件明洪武年间的带饰上,镶嵌着各种珍稀宝石,推测来自西亚、东南亚等地,见证了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据悉,同期上新花呗文物皮肤的,共有来自六省博物馆的八款国宝。其他国宝分别是河南博物院的妇好鸮尊、浙江博物馆的青瓷舟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网红博物馆的流量密码|山西博物院:“一天也逛不完”的文化宝藏
2025-04-10 19:10:00
新华社太原4月10日电 题:山西博物院:“一天也逛不完”的文化宝藏新华社记者王学涛【博物馆故事】百年老馆、山西第一家博物馆、山西最大的文物收藏展示中心、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这些耀眼的光环,讲述的都是山西博物院的光荣历史。如今,这座积淀深厚的博物馆以充满创新性的活力,吸引大量年轻观众,每到节假日一票
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 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
2025-04-26 11:22: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6日讯 据人民日报消息 4月26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发布了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考古中国蜀道考古研究项目自2024年3月启动以来,在国家文物局的统筹下,川、陕、甘、渝四省市考古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协同联动,对蜀道全线展开系统性调查与研究。到目前
南宋《种松碑》为千年蜀道翠云廊再添生态文化新证
2025-03-31 11:06:00
新华社成都3月31日电(记者张旭东、童芳)记者近日从四川省文物局获悉,文物部门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复核中,确认广元剑阁县一块南宋《种松碑》是目前已知古蜀道翠云廊护路植树的最早碑刻证据,这块800多年前的石碑不仅有力解答了翠云廊古柏的由来,更为千年古蜀道再添生态文化新证。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文物保护管理
跨域司法联动,共谱文化遗产保护新篇章
2025-04-26 18:59:00
4月25日,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与长春铁路运输中级法院联合举行的“深化司法协作·守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巡回审判点揭牌仪式在集安法院太王法庭举行。 “建立区域间司法保护协作机制,既能充分发挥通化法院的统筹协调作用,又能发挥长铁法院的集中管辖优势,构建资源共
文化中国行丨青铜器“生病了”怎么办?来看“文物医生”如何“治疗”
2025-04-01 15:43:00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古代的艺术珍品,它的器形、纹饰、工艺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青铜文物会因不同的保存状态产生残缺、变形、腐蚀等各种病害,因此,对青铜器的保护和修复显得尤为重要。走进上海博物馆,去了解文物修复团队的“文物医生”们是如何治疗青铜病害,让文物获得新生的。在
跟随梁子明镜头“对话”考古
2025-04-02 09:04:00
4月1日,“守真——梁子明考古摄影展”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展,共展出100余幅摄影作品。 郭苑甫 摄“守真——梁子明考古摄影展”,4月1日在山西青铜博物馆一层临展厅开展。跟随摄影家梁子明的镜头,观众跨越时空欣赏岁月尘封下的遗址风貌与文物真容,与三晋文明展开静默对话。梁子明(1935-2022),山西襄
- 1 当爱恨如潮生内容精选最新小说(乔若梨裴叙白)全文阅读
- 2 冷市镇中学:以总结促提升 以榜样激斗志
- 3 佛子老公出轨我闺蜜,我离婚他悔疯了:结局+番外(陈望笙周挽晚)全文免费阅读_(陈望笙周挽晚)佛子老公出轨我闺蜜,我离婚他悔疯了:结局+番外最新章节后续免费阅读(陈望笙周挽晚)
- 4 院士访谈|“恐龙院士”徐星:山东县城里“藏”着一个世界级博物馆
- 5 首家“古建筑校园博物馆”落户山西省实验中学
- 6 乌鲁木齐“五一”免费停车攻略:6657个泊位+地图定位,一键收藏不迷路
- 7 巡视诸官:全面完结(赵爱国)最新章节_巡视诸官:全面完结全文阅读
- 8 辽宁辽阳一饭店火灾致22死3伤,发布会公布详情
- 9 林书珩宋霜然完结版全本免费阅读 孤鹤衔云渡远山章节列表
- 10 程月秋裴岳青全文免费大结局 程月秋裴岳青小说在线阅读